最后,注重对话、转换与建构。异质课程理论与本土课程实践在相遇与碰撞中,必然产生对话与沟通,对话是课程理论主体自觉精神的表征,“是由内及外和由外及内的两个交互的过程”。对话使外域与本土课程理论都可以发现彼此的优点与不足,以及相通相异之处,能使两者博采百家,自主地探索、反思与批判,形成新质的课程概念、框架、范式与实验,在平等对话沟通中相互理解,渐趋转化与融合,这不仅能使异质课程理论丰富拓展,更使本土课程理论能廓清在课程文化平等交流中的地位、作用、价值旨趣、实验方法和体系建构。经由对话沟通,充分理解异质课程理论,在本土课程现状基础上转化异质课程理论,使之内化于本土建构已成为现实之需,转化中应注意不以对本土课程理论的情感守护而对抗异质课程理论的本土转化。本土转化是异质课程理论融入本土课程实践,解决本土课程问题,熔铸本土课程体系,弥补本土课程弊窦,建构本土课程文化的实验过程。转化的成败不仅在于异质理论的本土化适应,也在于本土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与课程文化接纳的态度,更在于转化的范式和方法的灵活运用。同时,也要懂得并非所有的课程理论都能进行转化,有些异质课程理论由于可操作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有效转化以指导实践,因此,转化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认真调研、小心求证、扬弃创新的原则。建构本土化课程理论是在转化基础上的创生过程,建构的过程一方面是将异质课程理论内化为本土课程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使本土课程理论体系得以丰富拓展,使异质课程理论在本土化实践中创生出新质的课程理论以顺应本土课程现实,解决本土课程问题;另一方面是虽未发生质变,但在建构中汲取了异质课程理论的精华,使课程理论本土化过程中融入了新思维、新典范、新方法、新内容,创生了本土课程理论的话语系统、研究范式、理论体系和解释框架等。使本土特色、本土精神、本土气魄、本土语境的课程理论得到本土创新与本土生长。
相关影视:港片发生在什么时代